風伯神為民間對風神的習慣尊稱, 風神又稱風師、箕伯。 商周時代以為鳳凰即風神, 故有「鳳凰朝兮,風雨順兮。」之頌。 山海經指令丘山之南山谷刮東北風、旗山尾之南之育遺谷刮凱風(南風),民間視為風神之居地,奉為風神崇拜。而書經、尚書中則說:箕星主風。「春秋緯書」云:月離於箕風沙揚,故知風師在主控也。 「漢書風俗通義」載:「風師者,箕星也。箕主簸揚,能致風氣。」屈原離騷則謂風伯是飛廉,為一奇獸,鹿身、頭如雀,有角,蛇尾豹紋。直至唐宋,風神逐漸人格化,奉方天君為風神。其塑像為白鬚老翁,左手執輪,右手執扇。


 


 龍魚河圖云:「風者,天之使也;為天帝之信使,屬於神,受命天意刮風或息風,與雷神、雨神、閃電金母合作,有養育萬物成長功能,遂常為民間共祀,以求風調雨順。」


 


 臺灣最早之風神廟是在清乾隆七年創建於台南市長樂街,由台灣知府蔣元覦樞所建。 由於廟前為港口,凡出入港口的官民,都趨廟內拜祭風神,以求保航海平安一帆風順也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爺 的頭像
    老爺

    ph44882002的部落格

    老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