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世音菩薩

「觀世音」原出自佛經,梵文意為傾聽人世間悲慘的聲音。唐代因避太宗李「世」民諱,改稱「觀音」。台灣民間對觀音的稱謂還有「觀音媽」、「南海觀世音」、「聖宗古佛」、「妙善夫人」及「觀音佛祖」等稱呼。

根據佛經,觀音非一神而已,佛經中有所謂「六觀音」、「七觀音」與「三十三觀音」之別。唐宋時,民間所奉祀的「聖觀音」即為六觀音之一。唐宋以前的觀音為男身,今日民間所敬奉的觀音卻是女身,可見現今一般民眾所供奉的,已不再是聖觀音。

傳說觀音本為男性神人,號「慈航尊者」,一日在大羅天宮賞玩,忽見東土眾生貪戀酒色財氣,追逐功名利祿,造孽無數,墮入六道輪迴,不禁心生慈悲,願來到人間,託化為人,以度世人。

他認為世間男子尚解教理,但女子卻自甘墮落,可悲可憫,因此自願託胎為女兒之身,投生為興林國三公主妙善。

妙善從小葷乳不食,喜愛學佛,長大後堅持到白雀寺出家。興林國王妙莊王對妙善的決定非常不悅,便要白雀寺的僧尼虐待妙善,然而妙善仍心志不移。妙莊王誤以為僧尼故意幫助妙善,下令焚化白雀寺,當時妙善正於雲房洞靜坐,得以逃生。妙莊王獲知後,更加忿怒,加於妙善種種刑罰,妙善仍寧死不屈,妙莊王憤而決定將她問斬。但鋼刀一碰到她的身體,竟然立即碎劣,於是改處絞刑,白布帶也一斷為二,突然黑霧遮天,一白虎出現,背負妙善離去。

妙善來到屍多林,有一青衣童子引導她遊歷地府,她一進地獄,即「步步生蓮花」,超度了許多鬼魂。後來又經太白星君的指點,到普陀落迦山(一說在惠州澄心縣香山懸崖洞)修成正果,名為觀世音。

據說觀音得道後有多種現身,每一種現身都具特殊法力,如「白衣觀音」掌管生育之事,負責送子;「紫竹觀音」負責保護出海漁民,甚至有人認為被漁民奉為守護神的媽祖,就是觀音的另一化身。

觀音壽誕有兩種說法:二月十九日與六月十九日。台灣信徒一般多以二月十九為觀音誕生日,六月十九為觀音得道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爺 的頭像
    老爺

    ph44882002的部落格

    老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