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是清明節,又稱「民族掃墓節」。掃墓祭祖、慎終追遠是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。


  古人將祖先的墳墓視為相當於活人的住屋,絕不能任其雜草蔓生、破敗荒廢,否則就會敗壞風水、禍延子孫。所以,每年的清明節,人們要上墳清除墳上的雜草、整理祖墓墳墓四周的環境,使呈煥然一新的景象,然後再舉行祭拜祖先的儀式。


  在台灣,掃墳墓河洛人叫「培墓」,是因台灣人的祖先原住北,因冬季西北風強烈,祖墳被刮,入春祭墓,培土於墓,含有「厚葬」的意思,,而客家則稱為「掛紙」,其實培墓、掛紙是掃墓的二大方式。


  「掛紙」又叫「壓紙」,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。所用的「估仔紙」呈長方形,大抵有黃色、白色及五色紙等三種。掛紙之前,不分男女老幼,要先一起動手整理祖墳,接著將紙三張一疊,用小石頭分別壓在墓頭、墓碑及「后土(土地神)」上,象徵為祖先的居處添換新瓦。「掛紙」後,還要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、繞紙錢,這才完成了「掛紙」的儀式。


  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,凡是到了清明節墓頭有壓上墓紙的,就表示這墳有子孫祭掃。關於掛紙的起源,民間流傳著一則故事,相傳唐代開國君王,未意時流落他鄉,很久沒有回家,等他被封為唐公時,才回鄉,不幸母親已去世多年,埋葬在南山亂塚之中,他偏尋南山墳墓,也沒有發現母親的墓,因此就把紙卑撕碎迎風散去,並祈禱母親有知,請納紙卑,祈禱之後,忽然看見有一張卑掛在一座高塚上,就這樣找到了母新的墳墓。


  「培墓」則是較隆重的祭墓儀式。通常新墓要連續三年,而每年逢當年有娶息或生男丁的家庭也要培墓,本縣習俗每逢清明節都盛行培墓。
培墓時要準備三牲,五牲及菜碗祭品。這些祭品通常包括雞鴨魚肉等牲禮和紅龜(表長壽)、米糕(高昇)、麵龜、土豆(吃老老)、發粿(發財)、丁仔粿(添丁)、非菜(長久)、蛋及金、香、燭、米酒等。



  培墓後要剝蛋殼丟在墳上,象徵新陳代謝、生生不息。古俗還有將部份祭畢的紅龜粿及麵龜,分發給當地看牛的小孩子(若不夠分時,也會以硬幣來代替),稱為「要(揖)墓粿」。其意義,是表示福份分享、祖德流芳,所以從前每以「要(揖)墓粿」的孩童多寡來象徵家道的興旺與否。另外一種說法是墓主怕牛童毀損墓體,分墓粿,來討好他們,可惜這項充滿人情味的習俗幾乎已絕跡了。


  晚近,也有以鮮花、水果作祭品,上香祭拜,簡單而隆重的精神。客家人的掃墓禮俗,則在立春過後、清明之前行之。而漳州人則在「古清明」日掃墓,又稱「三日節」,也就是古代的「上已節」,是因清代漳州人及客家人常械鬥,為避免在墓地打群架,所以選擇不同時間掃墓,所以才有這樣習俗。


  此外,清明是廿四個節慶中的第五個節氣,正是春光明眉的美好時光,古時也有外出踏出青的風俗。踏青時,每個人還要折一枝柳條回家插在門上寓意「青春及時」和避邪驅魔的意思。而昔時的踏青、插柳與祭祖掃墓,也常是結合在一起的活動,大概是因為人們咸信「墓仔埔」是較陰煞之地,要藉助柳條來淨卻。


  漳州人的古清明節「寒食節」,有吃冷食的習俗。因此,在寒食、清明間,吃春餅的由來也是源自於此,春餅可以是最應景的食物。春餅又稱「潤餅」,係以極薄的麵皮,內含豆芽、鮮蝦、瘦肉、芹菜、豆干、紅蘿蔔、花生糖粉等冷食,然後捲起向狀即可食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爺 的頭像
    老爺

    ph44882002的部落格

    老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